氟碳表面活性劑應用基本原則
氟碳表面活性劑應用基本原則
基本特性:
與普通表面活性劑相比(如碳氫類或有機硅類),氟碳表面活性劑的基本特點是高效穩定。它在很低應用濃度下(0.01~0.1%)便能顯著降低體系表面張力(至18dyn/cm),大大提高配方的潤濕性、流平性,可有效潤濕、分散低表面能物質(如聚四氟乙烯)。同時又具有極好的熱力學和化學穩定性,能應用于強酸、強堿、強氧化介質和250℃以上的高溫體系,這些都是普通表面活性劑無法比擬的。由于性質穩定用量少,故一般不會對配方總體性能及穩定性產生影響,并可與各類其它普通表面活性劑相容。
應用場合:
根據以上特性,氟碳表面活性劑主要應用于以下二種場合:1、普通表面活性劑無法應用,如強酸、強堿、強氧化介質和高溫環境中;2、普通表面活性劑性能不足或需明顯提高產品性能,這種情況較為普遍。具體該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油漆、涂料、蠟、上光劑、粘合劑、填縫劑、聚合物體系、電子電鍍、清洗劑、發泡劑、感光材料、農用材料、石油開采及金屬制備和防護等行業。
選用原則:
首先,需要明確利用氟碳表面活性劑來提高配方中哪方面性能,是潤濕性、流平性還是發泡性?或還是利用其高穩定性來應用到特殊環境中?
其次,考慮氟碳表面活性劑特別是其中非氟活性官能團是否與體系相容,是否會與體系反應而破壞體系的穩定性,或因其它副作用而影響最終產品的性能?
再考慮氟碳表面活性劑的物理性質如溶解度、顏色、狀態是否會限制其在特定體系中的應用?
最終看使用效果是否非常顯著,成本是否可行?